- A+
蝸牛別稱蝸婁牛、駝包蜒蚰等,并不是生物學上一個分類的名稱,一般是指腹足綱的陸生所有種類,一般西方語言中不區分水生的螺類和陸生的蝸牛,漢語中蝸牛只指陸生種類,而廣義的蝸牛還包括巨盾蛞蝓,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蝸牛是不是昆蟲吧!
蝸牛是不是昆蟲?
蝸牛不是昆蟲。蝸牛是一種包括許多不同科、屬的動物,為腹足綱陸生軟體動物,取食植物,產卵于土中或者樹上。在熱帶島嶼比較常見,但有的也生存在寒冷地區。樹棲種類的色澤鮮艷,而地棲的通常幾種接近的顏色,一般有條紋。
蝸牛的生長周期
1、孵化期:孵化期是指從蝸牛產出的卵到孵化出殼時這一段時間。
2、幼螺期:幼螺是指蝸牛出殼后到30天以內的小螺階段。
3、成螺期:幼螺滿1月至6月齡之間,這5個月齡的螺叫成螺階段,螺期是介于幼螺和種螺中間的時期,蝸牛在這個階段是生長發育(個體膨大),又是生殖生長(性器官的生長和發育)的時期。
4、種螺期:種螺期指生長滿6個月以上的蝸牛。
昆蟲有哪些特征?
1、昆蟲身體明顯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每部分都由若干環節組成,頭部由6個環節愈合而成,成體已無節的痕跡。胸部由前胸、中胸、后胸三節組成,腹部由3~12個環節組成,大多數為10~11節。
2、昆蟲的成蟲有三對分節的足,分別長在三個胸節上,少于三對或多于三對足的動物都不是昆蟲,這是鑒定昆蟲最明顯的標志。
3、昆蟲的成蟲大多數胸部都長著兩對翅,也有一些種類的昆蟲演化為只有一對翅(如蚊、蠅),還有一些種類的昆蟲翅完全退化了(如蚤、虱)。
4、昆蟲的頭上長著一對分節的觸角,有觸覺和嗅覺作用,用來探路、尋食、辨別方向和求偶。
5、昆蟲體內沒有骨骼,成蟲體表長有一層外殼,稱為“外骨骼”。
大家都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