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蝸牛是陸生貝殼類軟體動物,從曠古遙遠的年代開始就已經生活在地球上,種類約25000多種,遍步世界各地,僅我國便有數千種,一般以植物葉和嫩芽為食,因此是一種農業害蟲,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蝸牛有多少顆牙齒吧!
蝸牛有多少顆牙齒?
蝸牛是牙齒最多的動物,但牙齒并不是“立體牙”,盡管擁有數萬顆牙齒,卻無法咀嚼食物,這是因為它們用齒舌(一個帶狀結構,上面布滿牙齒)碾碎食物,以便消化。一生之中,蝸牛微小牙齒會慢慢磨損鈍化,而后被更鋒利的新牙取代。
蝸牛吃什么食物?
蝸牛晝伏夜出,喜陰暗潮濕,畏光怕熱,多棲息于雜草叢生、樹木蔥郁、農作物繁茂環境及腐殖質多而疏松的土壤、枯草堆、洞穴中以及樹枝落葉和石塊下,覓食范圍非常廣泛,主食各種蔬菜、雜草和瓜果皮和農作物的葉、莖、芽、花、多汁的果實及各種青草青稞飼料、多汁飼料、糠皮類飼料、餅粨類飼料均食。
蝸牛有哪些危害?
蝸牛是陸上爬行的腹足綱軟體動物,口在頭部的腹面,口里有鄂片和齒舌,齒舌上生長著很多排列整齊的小齒,用來咀嚼和磨碎食物,是多種植物的敵害。近幾年來,蝸牛對城市綠地造成的危害愈加嚴重,白三葉草坪、紅花酢漿草及禾本科植物等都受到了較嚴重的影響。蝸牛取食葉片和葉柄,同時分泌黏液污染幼苗,取食造成的傷口有時還可以誘發軟腐病,致葉片或幼苗腐爛壞死,給城市綠化工作帶來了諸多困難。
蝸牛該怎么預防?
1、控制土壤中水分對防治蝸牛起著關鍵作用,上半年雨水較多,特別是地下水位高的地區,應及時開溝排除積水,降低土壤溫度。
2、人工鋤草或噴灑除草劑等手段清除綠地四周、花壇、水溝邊的雜草,去除地表茂盛的植被、植物殘體、石頭等雜物,可降低溫度、減少蝸牛隱藏地,惡化蝸牛棲息的場所。
3、春末夏初要勤松土或翻地,使蝸牛成螺和卵塊暴露于土壤表面,使其在日光下暴曬而亡,在冬、春季節天寒地凍時進行翻耕可使部分成螺、幼螺、卵暴露地面而被凍死或被天敵啄食。
4、堅持每天日出前或陰天活動時,在土壤表面和綠葉上捕捉,其群體數量大幅度減少后改為每周一次,捕捉的蝸牛一定要殺死,不能扔在附近,以防其體內的卵在母體死亡后孵化。
5、在花壇周圍或綠地邊撒石灰帶,蝸牛沾上石灰就會失水死亡,此方法必須在綠地干燥時進行,可殺死部分成螺或幼螺。
6、于發生盛期選用2%的滅害螺毒餌0.4至0.5公斤/畝,或5%的密達(四聚乙醛)殺螺顆粒0.5至0.6公斤/畝,工8%滅蝸靈顆粒劑、10%的多聚乙醛(蝸牛敵)顆粒0.6至1公斤/畝攪拌干細土或細沙后,于傍晚均勻撒施于綠地土面,成株基部放密達20至30粒滅蝸效果更佳。
7、當清晨蝸牛潛入土中時(陰天可在上午)用硫酸銅1:800倍溶液或1%的食鹽水噴灑防治,也可用滅喁靈800至1000倍液或氨水70至400倍液噴灑防治,但建議對上述藥品交替使用,以保證殺蝸保葉并延緩蝸牛對藥劑產生抗藥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