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沖洗可以控制溫度,可以延長機械密封的使用壽命。沖洗的目的主要是帶走熱量、降低密封溫度,防止液膜汽化,改善潤滑條件,防止干運轉、雜質集積和氣囊形成。
沖洗實質上是直接冷卻方式,具體分為正沖洗、反沖洗、全沖洗以及綜合沖洗等。
1 、外沖洗
利用外來沖洗液注入密封室。沖洗液應該是與工作介質相容的干凈液體,沖洗液的壓力應比密封腔內壓力高0.1——0.2MPa,流量根據(jù)PV 值做出選擇,一般較小型的機械密封約15-30L/min。這種沖洗方式可用于高溫、腐蝕性強和含有固體顆粒的介質。
2、正沖洗
利用泵內壓力較高處(泵出口)的液體作為沖洗液來沖洗密封腔)。這種沖洗方式也稱為自沖洗。這是最常用的沖洗方法。
3、 反沖洗
從密封腔引出介質返回泵內壓力較低處(泵入口),利用介質自身循環(huán)進行沖洗這種內沖洗也叫做逆沖洗。這種方法用于密封腔壓力與泵排出壓差較小的場合下。
4、 全沖洗
從泵高壓側(泵出口)引入介質,再從密封腔引出介質返回泵的低壓側(泵入口)。這種內沖洗有叫做貫通沖洗。
5、 綜合沖洗
利用上述幾種基本方式,根據(jù)具體情況可以采用綜合沖洗。可以看出:第一臺泵左側是一級入口與一級密封腔連接的反沖洗;右側是二級出口與二級密封腔二級密封腔連接的正沖洗。另一臺兩級泵左側是一級出口與一級密封腔連接的正沖洗;右側是二級出口與二級密封腔連接的正沖洗。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不同形式的綜合沖洗方式。
6、泵效輪局部循環(huán)沖洗
密封腔內的機械密封,依靠自身設計成的泵效輪,在與外界連接的冷卻器回路中進行局部循環(huán)沖洗。
這種沖洗水循環(huán)的壓力是由泵效輪產(chǎn)生的,多數(shù)泵效輪是在動環(huán)組件上設計螺旋槽,使其產(chǎn)生螺桿泵的功能;也有的開有月牙形槽,在泵體上開有切線孔,形成一個小蝸形體。總之要形成一定的揚程,構成冷卻循環(huán)所需的動力。凡是帶泵效輪的密封,都布置有外部冷卻水系統(tǒng)。
7、強制沖洗冷卻
這種冷卻主要用于易結晶類密封介質,它在端蓋后設有節(jié)流環(huán),用常壓液體沖洗,防止由于介質在端面處結晶,從而保證機械密封正常運行。
其實,在機械密封溫度控制系統(tǒng)中除沖洗(直接冷卻)外,還有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冷卻(間接冷卻)。在多數(shù)高溫場合,泵必須采用間接冷卻的方式來降低密封環(huán)境的溫度。通常采用夾套冷卻的方式,構成熱屏。
大家都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