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蛇是什么蛇?

  • A+
所屬分類:百科
廣告也精彩

五步蛇學名尖吻蝮,別稱百步蛇、五步蛇、蘄蛇、山谷虌、百花蛇、中華蝮等,為蝰蛇科尖吻蝮屬蛇類,亞洲地區內相當著名的有毒蛇,尤其在臺灣及華南一帶更是自古已備受重視的蛇類,在中國分布較廣,其中以武夷山山區和皖南山區貯量最多,中國之外只見于越南北部。

七步蛇全長120~150厘米,大者可達200厘米以上,頭大呈三角形,與頸部可明顯區分,有長管牙,吻端由鼻間鱗與吻鱗尖出形成一上翹的突起,鼻孔與眼之聞有一橢圓形頰窩,它,背鱗具強棱21~23行,腹鱗157~171,尾下鱗52~60,前段約20枚定為單行或雜以個別成對的,尾后段為雙行,末端鱗片角質化程度較高,形成一尖出硬物,稱“佛指甲”。

七步蛇背面棕黑色,頭側土黃色,二色截然分明,體背棕褐色或稍帶綠色,其上具灰白色大方形斑塊17~19個,尾部3~5個,此斑由左右兩側大三角斑在背正中合攏形成,偶爾也有交錯擺列的,斑塊邊緣色深,腹面乳白色,咽喉部有排列不規則的小黑點,腹部中央和兩側有大黑斑。

七步蛇主要棲息在海拔400~700米的常綠和落葉混交林中,夏季喜歡在山塢的水溝一帶活動,對生境條件的要求是陰涼通風有樹有水,也在茶園、農田、柴堆內活動,能上樹,也能進入人房,冬季多在樹根形成的天然洞或舊鼠洞中越冬。

七步蛇年活動周期自驚蜇至大雪約為9個月,影響活動的主要因子是溫度、濕度及食物,氣溫20~30℃時,活動最頻繁,氣溫高達35~38℃時,多向水邊集中,在夜間用松把照明較為敏感并對火把有攻擊反應,用手電筒照時幾乎無明顯趨溫傾向。

七步蛇其中一個為人熟知的名字是“百步蛇”,意指人類只要曾被尖吻蝮所咬,腳下踏出一百步內必然會毒發身亡,以顯示尖吻蝮的咬擊實在奇毒無比,有些地方更稱尖吻蝮為“五步蛇”,進一步夸大其毒素的威力。事實上,七步蛇毒液的單位上的毒性并不強烈,但并不妨礙該蛇種在事實上具有較大的危險性(此蛇毒性大于眼鏡蛇,在湖南辰溪石碧鄉一帶被此蛇咬傷者基本都死亡了,而被眼鏡蛇咬傷者基本都能救活)。根據調查資料顯示,由尖吻蝮的咬擊所導致的危險事件甚至死亡事件至少在中國大陸地區確實是較為常見的。

大家都在看:

weinxin
←密封無憂公眾號
微信掃碼關注免費領取密封資料
密封圈
廣告也精彩

發表評論

您必須登錄才能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