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國外機械密封技術的發展狀況
機械密封技術在國外發展較早,最早是1885年在英國作為專利出現,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隨著化學工業的發展及材料科學的進步,機械密封技術獲得了較大的發展。早期機械密封的使用參數很低。直到1939-1945年,隨著陶瓷、石墨、硬質合金等新材料的出現以及加工技術的提高。此時機械密封在美國開始廣泛使用,并且越來越多的用于轉動軸密封。國外對機械密封技術比較重視,設立了專門研究機構,而且進行不定期的技術交流。英國機械協會提出,要十分重視在惡劣條件下工作的機械密封,并且要對機械密封的性能進行廣泛研究;解決研究問題的有效辦法就是利用大量的資料和經驗,而超越現階段的深度研究尚無必要。為了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料,他們建立相關的技術協會,以便匯集所有推薦的高效能、長周期的密封方法。
我國煉化企業密封技術的發展狀況
我國煉化企業最早是在20世紀60年代初開始在離心泵上用機械密封,至今有40多年的歷史。到20世紀90年代,密封技術以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在高溫、低溫、高壓、懸浮顆粒的介質的密封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技術發展水平不平衡,各地機械密封制造和維修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隨著新技術不斷的涌現,機械密封的技術水平也不斷提高,目前機械密封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已成為壓縮機、離心泵的主要密封方式。就機械密封的通用性而言,他以大量取代填料密封之類的老式密封技術,并顯示出巨大的優越性。通常,機械密封的性能難以預測,使用壽命遠低于滾動軸承的壽命,這就意味著需要停車更換機械密封,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要支付巨額的維修費用,并發生爆炸、著火、人身傷害事故等。
機械密封原理與結構形式
1機械密封是一種用來解決旋轉軸與機體之間密封的裝置,它是由至少一對垂直于選擇在線的端面,在流體壓力和補償機構彈力的作用及輔助密封的配合下,保持貼合并相對滑動而機構成防止流體泄漏的裝置,常用于泵、壓縮機、反應攪拌釜等旋轉式流體機械,也用于齒輪箱、船舶尾軸等密封。因此,機械密封是一種通用的軸封裝置。
2機械密封結構多種多樣,最常用的機械密封結構是端面密封,端面密封的靜環、動環組成一對摩擦副,摩擦副的作用是防止介質泄漏。他要求靜環、動環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動環可以在軸向靈活的移動,自動補償密封面磨損,是之與靜環良好的貼合;靜環具有浮動性,起緩沖作用。為此,密封面要求有良好的加工質量,保證有良好的貼合性能。
構成機械密封的基本元件有靜環、動環、壓蓋、推環、彈簧、定位環、軸套、動環密封圈、靜環密封圈、軸套密封圈
3 彈性元件主要起預緊作用、補償緩沖作用,要求始終保持足夠的彈性來克服輔助密封和傳動件的摩擦、動環等的慣性,保證端面密封副貼合良好和動環的追隨行,材料要求耐腐蝕、耐疲勞。
4輔助密封主要起靜環和動環的密封作用,同時也起到浮動和緩沖的作用。要求靜環的密封元件能保證靜環與壓蓋之間的密封性,靜環有一定的浮動性;動環的密封元件能保證動環與軸或軸套之間的密封性和動環的浮動性。材料要求耐熱、耐寒并能與介質相容。
5緊固件起到靜環、動環定位和緊固的作用。要求軸的向定位正確,保證一定的彈簧壓縮量,是密封副的密封面處以正確的位置,并保持良好的貼合。同時要求拆裝方便、容易就位、能重復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