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烏拉草別稱靰鞡草,為莎草科薹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森林地區沼澤或中國三江平原草甸沼澤中,而且在海拔3460米的高度仍可生長,主要分布于中國東北長白山脈以及外興安嶺以南(包括庫頁島),可以入藥,具有除味祛味、通經活絡、消除疲勞、改善血液微循環、提高免疫力的主要作用,與人參、貂皮并稱為東北三寶。
烏拉草根狀莖短,形成踏頭,稈緊密叢生,高20~50厘米,寬1~1.5毫米,纖細,三形,堅硬,基部葉鞘無葉片,棕褐色,有光澤,微細裂或為纖維狀。葉短于或近等長于稈,剛毛狀,向內對折,質硬,邊緣粗糙。苞片最下部的剛毛狀,無鞘,上部的鱗片狀。小穗2~3個,接近,頂生1個雄性,圓柱形,長1.5~2厘米。側生小穗雌性,球形或卵形,長0.5~1.2厘米,寬約5毫米,花密生。
烏拉草雄花鱗片黑褐色或淡褐色,頂端鈍。雌花鱗片卵狀橢圓形,頂端鈍,長約2.8~3.5毫米,深紫黑色或紅褐色,背面中部色淡,具不明顯的3條脈,邊緣為狹的白色膜質。果囊等長或稍長于鱗片,卵形或橢圓形,扁三棱形,長2.5~3毫米,淡灰綠色,密被乳頭狀突起,具5~6條脈,基部稍呈圓形,具短柄,頂端急縮成柱狀短喙,喙口全緣。小堅果緊包于果囊中,倒卵狀橢圓形,扁三棱形,褐色,長1.5~2毫米,具短柄,頂端圓形,花柱基部不膨大,柱頭3個。花果期6~7月。
烏拉草其葉細長柔軟,纖維堅韌,不易折斷,可以做為草鞋、草褥、人造棉、纖維板、草編工藝品、造紙等的良好材料,還可以取暖,可以用來填充在靰鞡鞋中,具有保暖防寒的作用,中國東北山區的老百姓十分喜愛它。表面看烏拉草樣子很普通,莖葉細長,綠色,一簇簇叢生,花穗綠褐色。但是,數百年來,這種普通的小草,與長白山區的人民生活密切相關,成為不可缺少的必需品。每到秋季,人們便到山上去割烏拉草,曬干存放,冬天時絮到鞋里,避免腳生出凍瘡。
中國東北地區冬季氣溫較低,一般的棉鞋難以御寒。舊時關東人用皮革縫制、內絮捶軟的烏拉草作防寒鞋,是北方貧民心愛的“草履”。烏拉又寫作“靰鞡”、“兀剌”,其名稱來自滿語對皮靴稱謂的音譯,是一種東北人冬天穿的“土皮鞋”。將原植物莖葉錘打后放入氈靴中,透氣防潮,能御寒,昔稱“關東三寶”之一。烏拉草在使用之前,還要用木棒捶打,打柔軟以后不傷腳。東北地區野生的草,形狀類似烏拉草的很多,但惟有烏拉草的保暖性能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