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屬分類:百科
蜜蠟是松柏和楓樹等多脂液的樹脂,在滴落地面后隨地質變化而深埋于地底,再經過三四千萬年以上的地層壓力和熱力,這些脂液便石化為琥珀。
很多人剛接觸蜜蠟的時候,都會不禁發問蜜蠟是什么?看字面意思還以為是一種蠟,沒法與珠寶玉石聯想到一起。但看到這些蜜蠟成品,油亮潤澤,質地細膩,難以想到它的前身只是普通的樹脂。
什么是樹脂?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結在桃樹上的粘稠物,一般是淺紅色或是黃色的,那就是桃樹分泌出來的樹脂,通過太陽蒸發,粘稠的液體凝結成了固體,還能用來食用。按照樹脂的形成年份,可以分為新鮮樹脂、柯巴樹脂和化石樹脂。
因而樹脂就是植物樹干受損或是真菌感染等產生的,是植物的自我防衛機制,用來修復傷口,一般不溶于水,可以溶于有機溶劑。
蜜蠟的形成
早在地球還處于荒蕪時期,松柏科、豆科類植物受到了外界的刺激,樹干受到傷害或是真菌的侵入,分泌出樹脂來進行自我修復,樹脂慢慢滴落,越滴越多,聚集凝結在了一起;
在經過地質運動,埋藏于地層里,受到了地層內部壓力和熱力的作用,經過了上千萬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形成了化石樹脂。
用來冒充蜜蠟的柯巴樹脂,是處于新鮮樹脂與蜜蠟之間,是半石化狀態,年份遠比蜜蠟年輕,達不到蜜蠟的質地和價值來。
蜜蠟是由樹脂經過上千萬年甚至更長年份的石化形成的,是一種生物化石,因而蜜蠟觸感十分溫潤,冬天佩戴都不覺著冰冷。
大家都在看:

←密封無憂公眾號
微信掃碼關注免費領取密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