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屬分類:百科
太原是山西省省會,山西省內的地震帶是全國重要的地震活動區,由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臨汾盆地、運城盆地等一系列斷陷盆地構成,由北向南呈“S”型分布,歷來是國家重點監測防御區之一。太原市位于山西地震帶中部的太原盆地內。
太原歷史上大震不多,但是危害卻不小
在太原市2500年的歷史長河中,共發生5級以上地震11次,最大震級的地震是發生在公元1102年宋朝時的6.5級地震。2002年郝莊發生的5.0級地震,則是20多年來太原經歷的最大震級的地震。
有史料記載以來,太原市雖未有過7級以上大地震,但頻繁的中強度地震和鄰近地區地震的襲擊,也給太原造成了嚴重的地震災害。
1.公元1102年1月15日發生了太原歷史上震級最大的地震,使太原府“壞城壁、屋宇,人畜多死。”
2.發生在公元1367年的一次5.5級地震“凡四十余日,后又大震裂,居民屋舍皆倒壞,火從裂地中出,燒死者數萬人。”
3.發生在公元1957年6月6日和6月11日的兩次5級地震,使太原市小北格震塌兩堵墻,北格一廟宇的鐘鼓樓震塌下來,辛村圍墻倒塌,房子裂開,晉祠鎮一門樓檐角震落,門樓塌倒一部分。全市遭到破壞的房屋約200多間,傷19人。
大家都在看:

←密封無憂公眾號
微信掃碼關注免費領取密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