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在地震帶上嗎?

  • A+
所屬分類:密封百科
廣告也精彩

石家莊地區位于華北板塊上的冀中板塊與晉冀板塊的交界部位。形成于燕山運動的北東向太行山山前斷裂帶,縱貫石家莊地區。該構造帶是一條重力異常帶,沿此帶發生過1966年邢臺6.8級和7.2級等地震。因此它是一條地震活動帶。石家莊地區新構造運動活躍,其主要特征是在山前平原大面積沉降的基礎上,沿太行山山前斷裂帶附近,產生新的斷陷活動。這些新生代斷陷至今活動仍很強烈。斷陷內部及附近曾發生過強震或中強地震。對本區地震活動起控制作用,主要活動斷裂有:石家莊-臨城斷裂帶、衡水--石家莊斷裂帶、辛集斷裂帶、高邑--趙縣--晉縣--深澤斷裂帶、保定--石家莊斷裂帶等。

從地震的平面分布看,多集中于北東向展布的三個條帶上。

1. 獲鹿--靈壽--行唐帶。包括獲鹿、靈壽、行唐三縣的太行山前地帶和平山縣東部及石家莊市、正定、新樂的西部地區。該帶曾發生M≥4級歷史地震25次,近期MS≥3.0級地震6次。1791年2月11日在獲鹿北部發生51/2級地震,為最大地震。

2. 高邑--晉縣帶。主要包括高邑、趙縣、晉縣。這一帶曾發生M≥4級歷史地震11次,近期MS≥3.0級地震8次。最大地震為1351年5月發生在晉縣的51/2級地震。

3. 辛集帶。是寧晉--辛集地震帶的組成部分之一。該帶內曾發生M≥43/4級地震3次,近期MS≥3.0級地震52次。1882年12月2日辛集、深縣間的61/2級地震,及1966年3月26日發生于辛集南部MS6.2級地震,為最大地震。

石家莊地區地震多屬于淺源地震。從地震的垂向分布看,震源深度大多小于40公里。獲鹿--靈壽--行唐地震帶內的地震,震源深度主要在10-30公里范圍內。高邑--晉縣地震帶的高邑區段,震源深度較淺,多在8--15公里區間,特別集中于10-15公里深度。辛集地震帶震源深度主要集中于12-16公里之間。

今天小編對石家莊在地震帶上嗎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大家都在看:

weinxin
←密封無憂公眾號
微信掃碼關注免費領取密封資料
密封圈
廣告也精彩

發表評論

您必須登錄才能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