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在涼山州寧南縣的金沙江畔的深山峽谷里,世界在建規模最大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大壩橫跨兩岸,巍峨聳立,大壩上和地下廠房內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在這里,上萬名建設者犧牲了休假時間,值守工地一線,向白鶴灘水電站7月1日前首批機組投產發電發起最后的沖刺。
直擊現場
2000多工人為壩頂結構施工做最后沖刺

裴磊在白鶴灘水電站大壩壩頂上
早上9點,干熱河谷的太陽已經明晃晃地照耀著大地。頭頂著藍天白云,三峽集團白鶴灘工程建設部大壩項目部的裴磊來到了大壩壩頂。作為助理師,今天,他去工地是為了參加每天上午例行開展的碰頭會,以及現場組織協調解決遇到的各種施工和技術問題。
5月31日,白鶴灘水電站大壩已經全線澆筑到頂,長達709米的大壩弧線完美呈現。
裴磊感到自豪的是,“大壩到頂前的最后一個夜班就是我在值守,他感受到了自己與大壩的共同成長。”裴磊說,大壩到頂了,但是后續的工作還有很多。眼下,大壩2000多人留守工地,正在為壩頂結構施工做最后沖刺。

地下廠房里工人正在工作
就在大壩兩側的地下深處,隱藏在山林洞室間的白鶴灘水電站地下廠房此刻正電光火石、機器轟鳴,數千名建設者們用他們的方式守護著大國重器的端午“安康”。
建設者說:
世界首創百萬機組有水調試到凌晨是常態

正在工作的李茂,衣服被汗水浸濕
已經在水電站工作了8年的李茂,一路從向家壩來到了白鶴灘,如今在三峽集團白鶴灘工程建設部機電項目部參建。
目前,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的有水調試涉網前的試驗已經完成,對于李茂來說,“心里的一塊石頭落下了,雖然現在還沒有投產發電,但是每完成一個節點,每完成一個事,都是有成就感的。”
機組的有水調試是機組并網發電前重要的試驗過程,涉及調試的系統流程多,時間長,往往進行到深夜,對于建設者而言,加班成為一種常態,節假日的堅守更成為了一種責任。

正在工作的喻曉琴
“我們和同事經常做試驗到凌晨一兩點,工地現場就是我們的工作地。”2019年從三峽來到了白鶴灘項目的喻曉琴,本身就是學習的水利水電專業,對于自己的職業十分自豪,“畢竟這是百萬機組,在全世界都是首創,待到投產發電之際,我也可以說這里面也有我的一份付出”。
建設者故事:
夫妻同在一個工地白天都無法相見

工作中的袁聰聰
袁聰聰與丈夫同在白鶴灘項目工作,雖然也都同在左岸地下廠房工作,白天兩人都沒時間見上一面。“平常工作就你忙你的,我忙我的,早上分開,晚上才回去。”袁聰聰笑著說道。兩人都沒有關注到今天端午,一心想著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投產發電。
“我日常的工作是記錄整理調試期間機組溫度、開機運行狀態等相關數據。我之前在三峽和葛洲壩的檢修項目都工作過,現在白鶴灘水電站機組容量更大了,每個數據都要嚴格把關。這關乎機組安全運行。”白鶴灘水電站共設計安裝16臺單機容量為100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組,是目前世界上單機容量最大的水電機組,袁聰聰覺得自己所做的事是在見證歷史,“百萬千瓦機組運行時之前從未有過,這些數據見證了奇跡的誕生,更是在機組向前邁進之時,這些數據都是寶貴的歷史資料和重要參考。”
大家都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