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長頸鹿是一種生長在非洲的反芻偶蹄動物,別稱麒麟鹿、長脖鹿等,為世界上現存最高的陸生動物,站立時由頭至腳可達6~8米,體重約700千克,剛出生的幼仔就有1.5米高,生活于非洲稀樹草原地帶,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長頸鹿吃什么食物吧!
長頸鹿吃什么食物?
長頸鹿是草食動物,以樹葉及小樹枝為主食。長頸鹿通常群居,有時和斑馬、鴕鳥、羚羊混群,日行性,嗅、聽覺敏銳,性機警、膽怯,平時走路悠閑,但奔跑迅速(時速可達70千米/小時)。晨昏覓食,在野外主要吃各種樹葉,尤喜含羞草屬的樹葉,一頭長頸鹿每天能攝入63千克樹葉和嫩枝。耐渴,在樹葉水分充足的情況下可以一年不喝水。
長頸鹿的保護級別
長頸鹿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長頸鹿共有9個亞種,分布范圍相對較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范圍小于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但其中有2個亞種成熟個體很少,被認定為瀕危物種。
長頸鹿的亞種分類
1、長頸鹿安哥拉亞種:皮毛圖案的斑點大,邊緣有缺口,延伸至整個下肢,分布于安哥拉、庫內納河、贊比亞、納米比亞北部。
2、長頸鹿科爾多凡亞種:皮毛圖案斑點較小,較不規則,覆蓋腿內側,分布于蘇丹的西部和西南部、科爾多凡。
3、長頸鹿指名亞種:斑點呈四方形,栗色,底色為白色,腿內側及上肢以下無斑點,分布于努比亞、蘇丹東部、南蘇丹、剛果民主共和國東北部。
4、長頸鹿南非亞種:斑點較圓,有時呈星狀。底色呈淺褐色,延伸至蹄處,分布于南非、納米比亞、博茨瓦納、津巴布韋、莫桑比克。
5、長頸鹿西非亞種:皮毛具淺黃色斑點,分布于尼日爾河和貝努埃河的交界處、尼日利亞、乍得。
6、長頸鹿索馬里亞種:具有大而呈多邊形的褐色斑點,襯有明亮的白色網紋,斑點有時呈深紅色,并能擴散到腳部,為動物園中最常見的長頸鹿。分布于肯尼亞東北部、埃塞俄比亞和索馬里。
7、長頸鹿烏干達亞種:皮毛斑點深褐色呈長方形,網紋模糊,下肢有時帶斑點,分布于烏干達、肯尼亞中北部、埃塞俄比亞西部。
8、長頸鹿贊比亞亞種:皮毛花紋呈星狀斑點,延伸至下肢,分布于贊比亞東部、南盧安瓜谷、津巴布韋東北部。
9、長頸鹿馬賽亞種:皮毛花紋斑點似葡萄葉,邊緣呈鋸齒狀,底色為深巧克力色,分布于肯尼亞南部、坦桑尼亞等地。
大家都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