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盲降的作用在天氣惡劣、能見度低的情況下顯得尤為突出。它可以在飛行員肉眼難以發現跑道或標志時,給飛機提供一個可靠的進近著陸通道,以便讓飛行員掌握位置、方位、下降高度,從而安全著陸。那么,盲降的適用范圍有哪些呢?
小編了解到,根據盲降的精密度,盲降給飛機提供的進近著陸標準不一樣,因此盲降可分為Ⅰ、Ⅱ、Ⅲ類標準。
Ⅰ類盲降
在前方能見度不低于800m的條件下或跑道視程不小于550米,以高的進場成功概率,能將飛機引導至60m的決斷高度(中指點標上空)。
Ⅱ類盲降
在前方能見度不低于400m的條件下或跑道視程不小于350米,以高的進場成功概率,能將飛機引導至30m的決斷高度(內指點標上空)。
Ⅲ類盲降
Ⅲa類設施的性能:沒有決斷高度限制,在跑道視距不小于200m的條件下,著陸的最后階段憑外界目視參考,引導飛機至跑道表面.因此又叫“看著著陸”(see to land)。
Ⅲb類設施的性能:沒有決斷高度限制和不依賴外界目視參考,一直到跑道表面,并在跑道視距50m的條件下,憑外界目視參考滑行,因此又叫“看著滑行”(see taxi)。
Ⅲc類設施的性能:無決斷高度限制,不依靠外界目視參考,能沿著跑道表面著陸和滑行。
云彩到地面的高度小于60米,能見度在800米以下能實現飛機起降的,為一類盲降;當云彩到地面的高度小于30米、能見度在400米以下能實現起降的為二類盲降;肉眼看不見任何東西,完全依靠儀器自動導航就能實現飛機起降的,為三類盲降中的最高等級。
中國?。▍^)局級及以上機場和大部分航站都已裝有盲降,新建和擴建的機場均裝有雙向盲降,其中只有北京、廣州、上海,成都,烏魯木齊機場的盲降系統達到了Ⅱ類運行標準,其余機場都按Ⅰ類標準開放。
廈門機場早期僅主降方向05號跑道開放Ⅰ類盲降,1993年開始的機場擴建工程建設完成后,已開放雙向Ⅰ類盲降,其中主降方向05號跑道配備Ⅱ類盲降設備按Ⅰ類標準開放。
首都機場使用的是一類和二類盲降系統,但在安全保障方面與三類盲降系統沒有區別。三種盲降系統的不同之處主要是決斷高,一類盲降系統決斷高為60米,即飛行員要在離地面60米時判斷是否能建立目視參考,決定繼續進近還是拉起復飛(后同);二類盲降系統決斷高為30米;而三類盲降系統決斷高是15米,主要適用于大霧天氣。
雙流機場于2005年正式啟用二類盲降系統,是繼首都國際機場和上海浦東機場后,第三個啟用該套系統的機場。
2016年11月烏魯木齊國際機場啟用二類盲降系統。
即使霧霾天氣,航班降落的概率也將比以往提高。中國民用航空局要求2014年1月1日起,全國旅客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機場至首都機場的航班機長,必須具備二類盲降運行資格。盲降是在天氣惡劣、能見度低的情況下,飛行員肉眼難以發現跑道或標志時,借助儀表等設施完成飛機降落的技術。當航空氣象預報提供數據顯示能見度400米左右,機場運行控制中心實施二級盲降。
華東空管局有關負責人稱,浦東機場的二類盲降系統為國內最先進的盲降系統,二類盲降啟用后,如果遇到大霧、雷雨等惡劣天氣,只要能見度在200米以上,將有可能完成正常的飛機降落。
以上就是有關盲降的相關飛機出行安全小知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接下來,小編將要介紹的內容是哪些氣象環境會影響航班飛行,敬請期待。
大家都在看:
